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发力学术,第一单位发文国际顶刊《科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发力学术,第一单位发文国际顶刊《科学》

hyde999 2025-07-25 中式家装 4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高考招生方面获得佳绩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在学术方面也开始发力。

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张东晓院士和陈云天助理教授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题为“2023年破纪录海洋热浪(Record-breaking 2023 marine heatwaves)”重磅研究成果,系统揭示了2023年席卷全球的极端海洋热浪的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及其关键的物理驱动机制,为理解和预测未来极端海洋事件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

该研究构建了全球首个基于高分辨率海洋再分析数据的混合层热收支诊断框架,结合卫星观测资料,定量刻画了2023年全球海洋热浪在强度、持续时间和空间覆盖上的空前特征,厘清了其在多个关键海域的主要驱动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2023年多区域海洋热浪事件同期爆发,反映出气候系统正经历显著且复杂的变化过程,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全球不同区域海洋热浪形成机制的显著差异性,为理解和预测未来极端海洋事件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发展地球系统科学对于揭示此类复杂气候现象的内在机制、提升全球气候预测能力以及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它通过整合大气、海洋、陆地和生物圈等多圈层数据,为应对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联合南方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泰国农业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完成。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博士后董天云为第一作者,南方科技大学教授曾振中为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张东晓院士、清华大学陈德亮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潘铭、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助理教授陈云天、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教授李肇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天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员赵冬至、泰国农业大学教授Alan D. Ziegler、宁波数字孪生(东方理工)研究院副研究员罗舒心、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博士后杨帅、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王大山和研究生梁莉莉、金宇斌、梁时婧、黄晓雯。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深圳市科技可持续发展专项创新项目、南方科技大学科研启动经费和高水平研究经费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其实,还在筹建阶段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就已经有不俗的学术成果产出。

今年3月,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郑春苗与合作者,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地下水在全球水循环中的关键作用与变化”的综述论文,实现基础研究重大突破。

据宁波日报微信公众号当时介绍,郑春苗的这篇论文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首篇作为通讯单位发表的国际顶刊文章。短短几年,该校尖端科研成果陆续产出,已发表包括《Science》《Nature》等在内的高水平科研论文140余篇。

这篇顶刊论文,阐述了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和其他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水循环中地下水变化,探讨了这些因素对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储存和分布变化的影响机制,评估了地下水变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及海平面上升引发的地下水淹没风险,展望了实现全球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挑战与策略。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匡星星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宁波东方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郑春苗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校长刘俊国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作者包括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沙特阿拉伯等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

官方资料显示,郑春苗曾任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创院院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水科学研究中心首任主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地质科学系冠名讲席教授等,2022年正式加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并担任副校长。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宁波东方理工大学发力学术,第一单位发文国际顶刊《科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