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家欧资企业与江苏无锡高新区共成长(见证·中国机遇)

170家欧资企业与江苏无锡高新区共成长(见证·中国机遇)

hyde999 2025-07-27 装修常识 3 次浏览 0个评论

外方工作人员在腾达新能源测试中心参观交流。钱正贤摄

施耐德智能亮灯货架一角。无锡高新区供图

无锡高新区科技商务中心、科技交流中心俯瞰。张园昀摄

6000 平方米的智能生产车间里,塑料粒子原料通过中央供料系统管道,精准输送到自动化产线上。30 多台注塑机一字排开,机械臂灵活地抓取、入模、脱模、检验,10 秒钟就生产出 4 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单元注塑件。

这是记者日前在高绿精密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高绿精密 ")看到的一幕。2004 年成立以来,这家来自德国的企业营业额以每年 5% 到 15% 的增速攀升,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 蓬勃发展的中国充满机遇。" 公司总经理艾黎熹告诉记者,20 多年来,公司和众多欧资企业一样,与无锡高新区共成长,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收获了可贵的市场机遇。

无锡高新区是江苏省外资企业集聚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有来自德国、法国、波兰、荷兰、瑞典等国的欧资企业 170 家,累计获得欧资企业投资约 150 亿欧元。记者日前走访无锡高新区,了解多家欧资企业的发展历程,探寻背后的合作密码。

优良的营商环境——

" 我们没有看错,投资中国的决策完全正确 "

"20 年前,德国总部高管和客户到中国考察时,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 艾黎熹告诉记者,正是因为看中了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高绿精密德国总部 2004 年决定到中国投资兴业,这也是该企业首次在海外设厂。

" 这些年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 艾黎熹说," 我们没有看错,投资中国的决策完全正确。" 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为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来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

艾黎熹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公司迎来了更大发展机遇。2025 年,公司计划在无锡高新区新增 2 亿元人民币投资,用于新建多条新能源汽车相关配件生产线及新能源储能设备配套部件生产线。

2018 年落户无锡的布赫液压(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德军告诉记者,公司总部是位于瑞士的布赫工业集团,集团看好中国在工程机械、汽车后市场、物料搬运等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集团已将 50 多个新产品转至中国生产,公司整体布局中,中国工厂的地位不断提升。

" 大环境 " 机遇无限," 小环境 " 锦上添花。深入实施《外籍人士来锡便利化十项举措》,打造外籍人士出入境、支付、经商、消费等六大便利化场景;加密国际客货运航线,助力企业就近通关、降本增效;设立知识产权法庭、国际商事法庭,营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无锡高新区秉持 " 无难事、悉心办 " 服务宗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保驾护航。

" 无锡的一些惠企措施非常方便。办理工商变更,只需要提供一张个人手持护照的照片就能在线办理,免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 布赫工业集团旗下布赫液压全球总裁沐弗朗说。

总部位于英国的汉廷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小军说,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是立身之本。无锡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给了企业足够的司法保障、创业底气。" 我们能切实感受到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与尊重,这是企业茁壮发展的土壤。"

阿特拉斯 · 科普柯(无锡)压缩机有限公司成长为集团工业压缩机业务领域的全球制造中心;威立雅无锡基地是威立雅水务技术与方案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生产基地,也是全球唯一拥有从化学药剂到设备的完整水处理产品生产线的工厂;西门子在无锡高新区建成中压开关技术、爱克斯射线真空技术等多家重要实体和创新中心……外企在这里茁壮成长。

" 欧洲是无锡高新区重要的外资来源地,高质量项目多、产业分布广、扎根投资久。不少企业持续增资,逐渐发展成为大型企业。"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说,无锡高新区坚持打造 " 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区 ",努力提供最优越环境、最靠前服务、最便利保障,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完善的产业生态——

" 既在上游强链补链,也帮助下游开拓市场 "

在腾达航勤设备(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腾达 ")装配车间,上游供应商发来的一系列核心组件正在装配线上进行组装。一台台集装货物装载机下线,经过模拟装卸货场景测试后,将发往上海、深圳等国内城市以及泰国、新西兰等国家。

法国 TLD 集团是全球机场地勤设备专业制造龙头企业。腾达 2008 年由 TLD 投资成立,如今已成为 TLD 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重要生产制造基地。在公司首席运营官吴建强看来,良好的产业生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2022 年 2 亿元人民币、2023 年 3 亿元人民币、2024 年 6.3 亿元人民币——公司销售额增速不断打破历史纪录。" 吴建强自豪地说," 放眼公司总部 TLD 集团,我们公司不是销售额最多的,却是增速最快、发展势头最猛的。"

"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长三角地区更是制造业门类最齐全的区域之一。" 吴建强说,例如一台集装货物装载机包括车架、驾驶室、盖板、支架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涉及上百个一级供应商。这些关键供应商 100% 可以在中国找到,95% 在无锡及周边的 " 一小时产业圈 "。

变速箱是地勤设备的重要传动件,以前无锡没有这类供应商,腾达需要从意大利采购,成本较高。无锡高新区引入一家美国企业,补上了产业链关键一环。这家美企多次参与腾达新产品的联合开发,目前已从建立分销中心发展到投资设厂,还带动了多家本地二级供应商的发展。

" 既在上游强链补链,也帮助下游开拓市场,高新区做了很多工作。" 吴建强表示,江苏正大力发展低空经济,企业将积极布局,把握机遇。

无锡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吴区区长章金伟介绍,高新区拥有齐全的产业门类和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众多跨国企业加码布局,在无锡建立全球首发工厂、总部基地,加速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今年 3 月 18 日,全球汽车减震降噪领域龙头企业威巴克在亚太地区的首条空气弹簧生产线在无锡正式批产交付。这是威巴克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重要项目,落地无锡正是看中了这里 30 公里半径内的全产业链。

" 这体现了我们对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威巴克亚太区总裁韩轸奎告诉记者,威巴克(无锡)减震器有限公司成立 30 多年来,已成为集团亚太区总部基地。公司通过优化技术标准、加强创新研发、联合攻关等方式,不仅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发展,还带动了产业链一起 " 攀高 "。去年公司营业额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今年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无锡中欧产业创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新吴区梅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炜介绍,园区内的中欧企业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无锡本土企业无锡市中捷减震器有限公司以威巴克为首个重要客户起步,如今已实现规模化发展并成功上市。

澎湃的发展动力——

" 坚定了我们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 "

2023 年 3 月,施耐德电气中国自动化研发中心在无锡启动,这是施耐德电气在华设立的第五大研发中心;同年 11 月,施耐德电气无锡绿色智慧产业园奠基,一期将建成 6.8 万平方米综合园区,预计 2025 年底投用。

" 中国正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创新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胡晓介绍,施耐德电气落户无锡以来,不断扩大投资,打造了集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无锡正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这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坚定了我们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

博世智能出行集团中国区商用车集团首席技术官邓永翰告诉记者,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企业在无锡的业务布局不断优化。去年 10 月,博世与无锡高新区签约新一轮深化合作战略协议,合力打造商用车业务创新园,作为博世商用车业务中国总部。" 未来,博世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研发投入,加速推进商用车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近 3 年,无锡高新区共为 35 家欧洲企业近 2000 人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才政策奖补。邓永翰介绍,高新区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让他们安心落户,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博世与本地大专院校合作,通过 " 博世班 " 培养出一批车间技术骨干,为行业提供了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

2024 年,德国默克 Milli — Q 实验室纯水业务落地,开创默克在中国的首条实验室水纯化产品生产线;去年 12 月,法国罗格朗再次增资,打造集团华东总部及 Eliot 物联网研究中心;今年 5 月,瑞典阿特拉斯 · 科普柯工业压缩机业务研发制造中国总部暨压缩机技术无锡园区正式开业……坚实的产业基础、活跃的创新生态、充足的人才储备等,让无锡高新区的创新含量不断提升。

" 无锡高新区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因创新而强。" 崔荣国表示,目前,高新区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陆续突破千亿元级大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突破 80%。"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创新生态建设,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吸引更多外资研发机构入驻,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版式设计:张丹峰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170家欧资企业与江苏无锡高新区共成长(见证·中国机遇)》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